跳到主要內容

AI 法規之路:科技巨頭齊聚華盛頓,爭論未來 AI 監管的模糊邊界 - 2023/09/18

在這個星期於華盛頓舉行的 AI 法規會議上,與會的科技領袖一致認為需要制定管理生成性AI技術的法規,但是他們無法就如何制定這些法規達成一致。

據《衛報》報導,「民主黨參議員尚克·舒默稱這次會議是『歷史性』的,他表示與會者在規範AI方面的想法大致一致,但在具體的規定內容上缺乏共識。」舒默說他問了在場的每個人,包括60多位參議員、近20位科技高管以及支持者和懷疑者,關於政府是否應該在監管人工智能方面扮演角色,「每個人都舉手表態,儘管他們的觀點有所差異。」

我猜「觀點有所差異」是說「魔鬼就在細節中」的新說法。

舒默所稱的AI洞察論壇上,與會的科技CEO和領袖包括OpenAI的山姆·阿爾特曼、Google的桑達爾·皮查伊、Meta的馬克·扎克伯格、微軟的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和X/Twitter的所有人埃隆·馬斯克。會議還有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的CEO查爾斯·里夫金、前Google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人道技術中心的聯合創始人特里斯坦·哈里斯、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員黛博拉·拉吉、美國勞工聯合會主席伊麗莎白·舒勒、美國教師聯合會主席蘭迪·溫加旦、拉丁裔民權和倡導團體UnidosUS的主席珍娜·穆圭亞,以及民權和人權領導會議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瑪雅·威利,這些都是《衛報》所述。

IBM的CEO阿爾文德·克里希納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規範AI的風險而不是AI算法。並非所有使用AI的行為都存在相同程度的風險。我們應該規範最終用途,即何時、何地和如何使用AI產品。這有助於促進創新和問責。」

除了討論如何保護2024年美國選舉免受AI驅動的虛假資訊影響外,與會人士還與兩黨的60位參議員討論是否應該設立獨立的AI機構,以及「如何讓公司更加透明,以及美國如何在中國和其他國家之前取得領先地位」,《衛報》報導。

美國勞工聯合會也提出了勞工權益問題,因為AI預計對各種工作的未來影響將是廣泛的。美國勞工聯合會主席舒勒在會議結束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需要工人的幫助,來「利用人工智能創造更高的工資、良好的工會工作和這個國家的更美好未來。工人的利益必須成為國會的北極星。工人不是技術變革的受害者,而是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其他人批評了會議上沒有到場的人,並指出應該將受益於生成性AI技術的科技領袖的觀點與其他觀點加以衡量。

數位權益組織“向AI的戰爭”(Fight for the Future)的活動和管理主任凱特琳·史利·喬治告訴《衛報》說:「會議上,一半的人代表著將從鬆散的AI監管中獲益的行業。科技公司已經主導了AI遊戲足夠長的時間,我們知道這會帶來什麼後果。」

與此同時,白宮本週還表示,現在共有15家知名科技公司已經自願承諾確保AI系統的安全,並且在工作原理方面透明。除了最初在7家公司(OpenAI,微軟,Meta,Google,亞馬遜,Anthropic和Inflection AI)簽署的協議之外,拜登政府還表示,另外8家公司也加入了。它們分別是Adobe,Salesforce,IBM,Nvidia,Palantir,Stability AI,Cohere和Scale AI。

白宮幕僚長傑夫·齊恩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總統明確表示:利用AI的好處,管理風險,行動要快——非常快。」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 「我們正在通過與私營部門合作並發揮我們一切影響力來實現這一目標。」

但這仍然是一個自願的承諾,人們認為它「遠遠不及國會成員最近提交的一系列草案立法中的規定,並且可能被用作推遲更硬的立法的理由。」Axios在7月報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亞馬遜 Q 登場:職場新夥伴,AI革命即將來襲! - 2023/11/29

告別 ChatGPT、Bard 和 Copilots!亞馬遜正加入聊天機器人競賽,推出自家的人工智能助手:Amazon Q!但別急,這不是為了消費者。Amazon Q 要革新職場,協助員工應對那些讓我們都感到困擾的日常任務 😫。 想象一下:你正在試圖總結一份戰略文件,填寫支援票據,或者理解公司政策。噯,這真是一場鬥爭!這就是 Amazon Q 的用武之地。它專為職場而設計,是數百萬人的完美工作伴侶。嗚呼! 現在,你可能會想:“等等,亞馬遜,為什麼你等了這麼長時間才加入人工智能派對呢?”好吧,朋友,這就是內幕 :亞馬遜一直在努力擺脫被視為在人工智能方面落後的觀念。OpenAI 推出了ChatGPT,包括谷歌和微軟在內的所有人都跟風。因此,亞馬遜決定是時候參一腳了。 為了證明他們是認真的,亞馬遜最近宣布對 Anthropic 這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進行了高達40億美元的投資,Anthropic 正在與 OpenAI 不分上下。他們甚至合作開發先進的計算芯片。談論走大路還是回家! 你看,作為領先的雲計算提供商,亞馬遜對於在其伺服器上處理大量數據並不陌生。企業客戶已經在亞馬遜的雲中存儲大量重要信息,所以在職場引入聊天機器人是理所當然的,對吧?嗯,不完全是。由於對數據安全和隱私的擔憂,公司曾經猶豫不前。 結果,原來人們並不太願意讓他們的企業數據漂浮在數字深淵中。就像那些聊天機器人是可以被任何人騎乘的野馬一樣!但請放心,親愛的讀者,因為亞馬遜清楚地聽到了這些擔憂。他們建造了 Q,成為聊天機器人的堡壘!💪安全和隱私是他們的專業。 那麼,你可能會問,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嗯,Amazon Q是高度可定制的,允許企業設置自己的安全權限。如果市場部門的員工無法訪問敏感的財務預測,Q將尊重這些界限。就像擁有一個知道不洩漏秘密的人工智能助手! 現在聽起來像是我們可以信任的聊天機器人,對吧?所以,準備好迎接你的新工作好友,Amazon Q!它在這裡幫助你一次又一次地征服日常工作。而且誰知道,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有聊天機器人統治世界呢?只要它們繼續回答支援票據並保護我們的數據安全,機器人革命可能也不是那麼糟糕。😅 但是,嘿,讓我們還是別急著遠大未來。現在,讓我們歡迎 Amazon Q,擁抱職場協助的未來吧!

小畫家迎來史上最大更新!增加圖層和PNG透明度支援 - 2023/09/19

小畫家迎來史上最大更新!增加圖層和PNG透明度支援 微軟的小畫家 app 從近 38 年前的 Windows 1.0 時代以來,就一直是 Windows 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不過撇除獨立的小畫家 3D 不論,其實小畫家 app 這些年來的更新都不算太大,也就是多了筆刷和形狀而已。太無趣了,不是嗎?但是,別急!現在,小畫家將要迎來史上最大的更新了!😱 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微軟產品經理 Dave Grochocki 宣佈了小畫家將增加兩個重要的新功能,一個是「圖層」,而另一個則是對 PNG 透明度的支援。 圖層 —— 讓你畫圖更方便!🎨 圖層的引入對於小畫家來說是一個多麼重大的變革,之前小畫家都沒有圖層,所有的筆觸都會影響整個圖片,根本就毫無自由度。但是現在有了圖層之後,儘管依然陽春,你終於可以不用太在意筆觸的順序,隨意修改不同圖層上的物件了!是不是感覺自由得像一隻鳥啊?🐦 要使用圖層只需要點選上方的「圖層」工具,就能在右側簡單地看到目前所有的圖層。隨便用右鍵選單中的「隱藏」、「複製」或是「合併」,你就可以輕鬆操作圖層了!當然,這個功能不能跟專業的影像軟體相提並論,但對於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增加文字,已經足夠方便啦! PNG透明度支援 —— 讓你的圖片更神奇!✨ 有了圖層之後,透明PNG檔可就有了真正的應用價值啦!再加上微軟稍早推出的背景移除功能,你可以輕鬆把被移除的部分變成透明,然後將圖層堆疊起來,讓圖片更加有趣神奇!🎉 目前這個更新將先來到加入 Windows Insider 計畫的用戶,等確定都沒有問題之後,才會開放給所有用戶。小畫家維持了近 40 年的單圖層設計,實在是不方便易懂。不知道多了圖層之後,會不會有更多人用它來進行簡單的創作呢?等待著吧! 小畫家向前衝!增加影像自動去背功能 Windows 內建軟體中,Microsoft 小畫家堪稱最傳奇的一款。從 1985 年 Windows 1.0 發表以來,小畫家就一直是系統中的一部分,而且在之後的每個 Windows 版本中都屬於核心部分。微軟曾經試圖在 2017 年時賜死小畫家,但是卻沒有成功,從那時起,該公司換個方式,重新設計了該應用讓它能與 Windows 11 擁有搭配的 UI。但是,小畫家也真的需要些新功能啊! 全新技巧 —— 影像自動去背,輕鬆成功!🔍 微軟在最近為小畫家推出不少更新,...

AI革命:自動化如何改變未來的工作與心態 - 2023/10/07

  自動化是未來工作方式的重大改變,全球掀起的 AI 浪潮正在改變企業和員工的生活。根據 UiPath 的調查,AI 自動化方案正在成為解決職業倦怠和簡化工作內容的有效方法,約有 60% 的員工認為如此。同時,有 57% 的人認為公司應該引入自動化來幫助員工。 這項調查還顯示,全球約有 29% 的員工曾經感受到職業倦怠,28% 的受訪者表示公司的裁員或凍結召聘導致員工需要承擔額外的工作責任,這對他們的工作壓力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依賴 AI 工具,這種趨勢產生了所謂的「自動化一代」,他們主動採用自動化和 AI 來提高協作、激發創造力和生產力。 調查還顯示,已經有3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在工作場合使用業務自動化解決方案,這群「自動化一代」認為,他們擁有需要的資源和支持來有效完成工作上的職責,且有83%的員工認為,自動化解決方案可以有效解決職業倦怠,並且提高工作滿意度。 UiPath 對此表示,調查結果表明,AI 驅動的業務自動化技術已經對商業和技術人員產生了積極影響,幫助他們減少在重複性工作上花費的時間,從而專注於更重要、更有趣的任務。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趨勢並不依賴於員工的年齡或人口統計特徵,而是一種擁抱 AI 的專業人士的現象。然而,年輕的員工似乎更容易接受這些新的 AI 技術,其中有69%的 Z 世代員工、63%的千禧世代員工、以及51%的 X 世代員工堅信 AI 自動化可以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 AI 的崛起不僅改變了員工的日常工作方式,也吸引了企業引進 AI 技術的興趣。多家科技公司紛紛在既有產品中融入 AI 技術,以推出各種數位工具和解決方案。儘管生成式 AI 技術仍在不斷發展,成功案例相對較少,但關鍵在於企業必須先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然後評估如何導入和推廣這些技術。例如,微軟的 Azure OpenAI 結合了 GPT-3 語言模型和 Azure 企業功能,使企業能夠快速將成熟的 AI 模型整合到其流程、業務和專案中,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益。近期最受關注的 Microsoft 365 Copilot 將全面賦能個人和組織,成為最佳的 AI 助手。 除了 UiPath 的 RPA 方法,還有 Smart 4A 利用 Make.com 串接 SaaS 的資訊串流自動化。這種自動化是由 AI、API、Analytics 和 Auto...